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配制合適的人工海水海鮮水產運抵目的地后,先要進行清揀,剔除那些死亡、嚴重受傷及患病的,然后進行沖洗,沖洗方法是將海鮮品用淡水或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1分鐘或用0.2ppm殺菌威消毒。如使用城市中自來水作為存養海鮮的水源,一定要經曝曬或化學方法除氯后方可使用。經去氯后的水用深縮海水或固體海水素調配至所需要之鹽度,即制成人工海水,便可用以存養海鮮品。
二、控制適宜的水溫
水溫是海鮮存養的重要因素,一般控制在適溫范圍的下限,減緩其新陳代謝,海鮮適宜的水溫一般保持在18℃-15℃。溫度升高,水中的含氧量就會減少,將影響水質的變化,引起缺氧,水溫升高還會促進水中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溫度過高時,對存養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損失。水溫過低時,會影響其存活率,則應設法提高水溫。
三、保持充足的溶氧
魚類、蝦、貝等均是用鰓呼吸水中的溶解氧,存養期間若發現浮頭,說明水中缺氧,一般存養海鮮水中溶解氧含量應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低于3毫克/升時,不適合魚類生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與存養密度、水中有機物質多少、
氣壓高低有關。因此改良水質,配置增氧裝置,增加換水次數,減少存養的數量,增加光照時間,采用水循環系統,過濾暫養池(缸、箱)的水,均可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四、科學投飼
在存養過程中,暫養池中的水有時會變成渾濁不清,這可能是喂養的飼料投得過多,致使殘飼浸漬在水中,由于細菌和病原菌的繁殖,使水質變壞,產生腐臭味,并變成白色或灰白色,此時應徹底將水全部更換,清池消毒,把存養的海鮮撈出用濃度為0.3ppm的殺菌威消毒后,再放入新配制的水池(箱、缸)中,同時應酌量減少飼料或停止喂食。若再發現池底積存剩余的飼料殘渣,可用虹吸管及時把殘渣吸出,清除干凈。若換水后水仍混濁,應對暫養池(箱、缸)內的砂石,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五、調節水的酸堿度
水的酸堿度與各類海鮮的生存息息相關。當水的酸性過強時,魚會呼吸困難死亡,許多毒物的毒性也隨pH值的下降而增強。當水的堿性過強時,魚的鰓組織便會受到腐蝕,從而影響魚的正常生活。
調節水質的酸堿度常用的是磷酸 二氫鈉和碳酸氫鈉,在使用前要把這兩種藥品分別溶解在中性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磷酸二氫鈉用于降低pH值,即增大水的酸性;碳酸氫鈉用于提高pH值,即增大水的堿性。使用時可根據需要把配制好的溶液逐滴加到水里,充分攪拌要不斷用pH紙測試,直至水的酸堿度達到要求為止。水的酸堿度的變化應控制在0.1范圍內,因為pH值劇烈變化,對存養很不利,有經驗的飼養管理人員,往往從海鮮的游泳方式、食欲和水色,便可大體判斷水質是否變壞,一旦發現有異常,立即測定pH值。如果水質確實不適宜存養海鮮時,應立即換水。
六、存養管理
勤檢查。檢查系統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充氣是否足夠,水流是否暢順。
勤清理。及時清理存養池(箱、缸)中死亡的海鮮品,避免由于死海鮮腐爛而引發水質惡化。
勤觀察。要經常觀察存養海鮮品是否有不正常的反應,水質狀況是否保持良好,遇到情況,應及時查出原因,立即進行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