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條件及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這里所指的大面積池塘,是指面積在200~1 000畝的池塘。要求池深2.5~3米,水深2~2.5米。軟泥或泥沙底質,保水性要好。養殖用水無污染,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在池塘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和排水閘門。
在海蜇苗放養前,要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以殺滅病原生物。方法是每立方米水體使用濃度為30~50克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7~10天,待藥效消失后,向池內注水。注水時要用40~60目的尼龍篩絹網過濾。過濾網安設于進水閘門內側,呈弧狀。
2.海蜇苗的放養 當水溫穩定在18℃以上、鹽度在25以上時即可放養海蜇苗種。放養時間一般選擇晴天、無風的早晨或傍晚放養。放養的苗種規格最好是傘徑在10~15厘米之間,以利于提高成活率。要求所放養的苗種規格整齊,無傷殘。放養量一般為每畝1 000~1 500只。
3.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 海蜇養殖與其他海珍品養殖有所不同,主要是靠培養養殖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性餌料來為其提供食物,也可以從其他池塘或海域撈取天然浮游動物餌料投喂。因此,在海蜇苗放養前要先培育好水質,通過施肥水的方法培養天然餌料,并視池內的天然餌料生物量的多少及時追肥,以保持池內的餌料生物量。具體施肥種類、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與上述相同。海蜇苗種放養5天后,待其基本適應環境后,開始逐漸向池中加水。一般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水深。待池水加到要求深度后,可采取換水的方法保持水質,每次換水量與加水量相同;養殖后期應加大換水量。總的加水或換水的原則是少換、勤換。遇有陰天、下雨、悶熱天氣時不要加水或換水,或少換水。每次加水或換水時要注意換水前后的水溫差不要超過2~3℃,鹽度差異不超過5,并始終保持鹽度在25以上。
(2)日常管理 ①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仔細觀察水質的變化情況、海蜇的活動與援攝食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②每天上午8:00~9:00和下午2:00~3:00各測量1次水溫、鹽度等;③每10天左右抽樣測量1次海蜇的生長情況,重點是測量體重和傘徑;④做好每天的觀察記錄;⑤發現池內餌料不足時,要及時追肥或補投餌料。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