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是水產養殖魚病暴發流行時期,許多養魚戶見藥就用,亂用藥,用錯藥,防治魚病效果適得其反,有的甚至加重了魚病,造成死亡。
漁藥安全使用須知如下:
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獸藥安全使用規定,建立用藥記錄。
二、禁止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如孔雀石綠、硝酸亞汞、氯霉素、六六六、胛胺磷、敵敵畏等)。
三、有休藥期規定的獸藥,應確保魚類在停藥期內不被用于食用,上市前先檢測藥殘。
四、禁止將違規藥物添加到飼料及水體中或直接飼喂魚類,禁止將人用藥物用于魚類。
五、漁藥使用應科學合理,必須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和監督,應提倡使用處方藥,杜絕濫用藥物。
六、正確診斷,對癥下藥。用藥前要對病魚進行正確診斷,然后再選用合理的藥物和用藥途徑。
七、了解藥物的性能,詳細看說明書,注意用量和有效的用藥方法,除依據藥物繁感性測定結果來選擇藥物外,還應根據藥物的種類和特性,決定藥物的使用順序。有的藥物對某些魚類的禁忌,如敵百蟲,只要水中含量1ppm,就會使淡水白鯧、桂花魚、蝦類死亡。
1.對不易溶解的藥物(如硫酸銅等)應充分溶解后,均勻潑灑。溶解藥物不能用金屬盆桶盛,會產生有毒化學反應傷害人、魚,應用木盆桶溶解才安全。
2.室外潑灑藥物時一般在晴天進行。
3.潑藥時一般不投喂飼料,最好先喂飼料后潑藥(可上午8時~9時投喂餌料,下午4時~5時潑藥)。
4.天氣不正常,低氣壓,刮風、下雨,池塘缺氧,魚類浮頭時不應潑藥。
5.潑藥后一般不應再人為干擾,如拉網捕魚等。
6.投喂藥餌和懸掛用藥前應停喂食1天~2天,這樣可提高藥物的利用率。
7.投喂藥餌時,應考慮池塘中可攝食的混養品種。即是說魚類有草食性(草魚),濾食性(鰱、鳙),肉食性(桂花魚),雜食性(羅非、鯪魚等)品種,有中上層魚類和底層魚類之分。故投喂藥餌時有針對性選擇投喂浮性藥餌或沉性藥餌,減少浪費,效果更佳。
8.浸浴法用藥,浸浴時間應靈活掌握。夏秋季高溫,魚類浸浴時間短些,冬春季氣溫低浸浴時間長些,魚種苗浸浴時間短些,成魚浸浴時間長些。
9.注射用藥,應先配制好注射藥物和消毒劑,注射用具也應預先消毒。
10.使用毒性較大的藥物時,要注意安全,避免人、魚中毒,應作好保護措施,例如,潑藥時,人站在上風處潑灑藥液,或帶口罩,防毒面具等,避免吸入藥液,確保安全。
八、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合理配合用藥,適當更替使用藥物。例如潑灑生石灰時,不能同時潑灑敵百蟲藥液,因為生石類和敵百蟲可以在水中產生化學作用,生成劇毒的敵敵畏,造成魚類中毒死亡。
九、了解養殖環境,合理準確施放藥物量。應了解池塘理化因子,如pH值、溶解氧、鹽度、水溫等;生物因子如浮游動植物,底棲生物的數量和密度等以及池塘的面積、水深和底質的狀況后再決定藥物的使用量。高溫期,水質較瘦,水質惡化時使用殺蟲消毒劑,必須注意安全。
十、根據不同的養殖種類,年齡和生長的階段,用藥應有差異性,靈活性,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