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業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的行業,下面就目前較適宜的、科學的幾種養殖方式做一簡單介紹,僅供參考。
一、立體養殖
立體養殖是根據養殖對象棲息水層的不同而進行的一種養殖方式,不但提高了池塘的綜合效益,對水質改良、減少疾病延緩池水老化也有很好的作用。
二、生態養殖
生態養殖就在于根據養殖品種自身的生物學特性,模仿其自然生存環境而進行的養殖生產。野生水產品以其高品質受到人們的歡迎,這一養殖模式也越來越受到養殖者的重視。
三、集約化養殖
一些品種如牙鲆、大菱鮮等非常適合。這一模式有利于增強人為調控手段,可充分利用水體進行全年性生產,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四、多茬養殖
在南方,由于氣溫偏高,生長期長,較適宜多茬養殖。前期放養較大規格的中國對蝦或南美白對蝦,8月份收獲后可繼續放養一茬日本對蝦。多茬養殖可充分利用有限水體,大大提高產值和效益。
五、輪養及輪捕輪放
同一池塘多年進行同一品種的養殖,如管理不善,很容易促使疾病的積累、傳染、爆發。因此可采取當年或隔年不同品種輪養。
輪捕輪放是指根據養殖實際情況及市場行情,捕大留小,增補苗種繼續養殖的一種方式。
這兩種方式均可靈活選擇養殖品種,可提高養殖效益,減少疾病傳播幾率,降低養殖風險。
六、海水晶種淡化養殖
許多海水養殖品種,對鹽度的適應性較強,苗種淡化后均可進行淡水養殖,對于某些在海水養殖中病害較嚴重的品種,采取這種方式養殖,病害可以大大減輕。
七、國外引種培育養殖
根據當地的環境、水源、水質等養殖條件,從國外引進一些適宜的養殖品種(如大菱鲆、南美白對蝦)來改善品種結構,這些品種截止到目前已形成了相當的養殖規模,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八、南北品種互調養殖
南北方各有許多優良品種,這些品種南北互調養殖,可改善當地品種結構,促進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
九、雜交及多倍體育種養殖
采取雜交育種和多倍體育種這些方式培育的苗種,在生長速度、抗病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較強的優勢,選購這類苗種進行養殖生產,可大大提高養殖成功幾率。
十、各季囤養
冬季是水產養殖的淡季。在秋天收獲季節,選擇一些可越冬的、市場前景看好的品種,選擇合適的時機鮮活上市,其價格和效益可成倍增加。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