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9日,吳江市扶貧開發協會會同橫扇、同里兩鎮人大工作人員及水產專技人員,對同芯、王焰、葉家港、葉建等村的水產小額貸款戶進行實地走訪調研。面對夏季高溫天氣養殖中水體不良、投喂不善、病害侵入、缺氧浮頭等情況,各地采取了相應的技術措施。為了確保大面養殖戶和扶貧貸款漁農戶安全度過夏季高溫季節,實現水產養殖增產豐收,水產技術專業人員提醒在養殖管理技術措施上,應加強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養殖內外水質監測
持續高溫天氣情況下水體變化很大,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要做到5到7天測定一次池水,如下暴雨后需及時掌握池水的變化情況,保持池水理化因子基本標準是:透明度30至35厘米,pH值7.5至8.5之間,氨氮不得超過0.5PPM,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2PPM,溶氧白天每升不得低于5毫克、夜間不得低于3毫克,理想水色是由綠藻和硅藻所形成的黃綠色和黃褐色。
二、保持養殖池水最佳水位
高溫季節應根據不同養殖品種保持最佳水位,如養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河蟹池水保持1.3至1.5米,鱖魚、加州鱸池水保持1.5至1.8米,青蝦前期池水保持0.7至0.8米,養殖期間池水保持在1.3米左右。
三、實行養殖封閉控水方法
高溫天氣下外河水源污染和養殖區域交叉感染日趨嚴重,夏季氣候變化較大,病害的發生出現頻率高、范圍廣、流行程度嚴重等特點,要實行封閉、半封閉、內循環控水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利用培育飼料魚池水進水后經過消毒再進入主養鱖魚池;利用河蟹養殖池水,經凈化后再注入南美白對蝦池;多只養殖南美白對蝦池,可利用池與池之間相互注水方法,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隔絕病原傳播,減少交叉感染。
四、針對不同水質處理措施
高溫期間不同類型水體要采用不同處理方法。pH值7.5以下偏低酸性池,每畝1米水深可用生石灰4至5公斤,用水泥小船浸泡1小時后全池均勻潑灑,提高pH值,但一次提高不宜太多,最多0.5PPM。pH值超過9.2的峰值,就會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魚蝦類生長,因此,需采取相應降鈣藥物降減有害物。氨氮或亞硝酸鹽偏高的,可采用針對性藥物降減,預防可采用池中定期10至15天利用晴天施放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細菌、EM菌、芽胞桿菌、科利爾活性菌制劑等有效調節水質,注意生石灰使用后應間隔5至7天,其他藥物使用后間隔3至4天。
五、科學做好餌料投喂
高溫天氣投喂的餌料要新鮮、適口,防止使用霉爛變質餌料,能使用全價顆粒餌料盡量選用顆料,少量多次投喂。鱖魚投活餌料魚,每次投3天吃完為宜;河蟹以植物性為主,動物性為輔,每天為上午7時、下午6時各1次,以2至3小時吃完為宜,上午占三分之一,下午占三分之二;南美白對蝦每日應投三次,投喂時間:7∶00.19∶00.23∶00,投喂量分別為全天的20%、60%、20%,以每次投喂1至2小時吃完為宜,防止餌料時間過長吃剩后敗壞水質,如遇到雷陣雨應減去1次投喂。
六、切實做好病害防治
貫徹以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必須有針對性防治。鱖魚養殖應先抓好餌料魚防治,鱖魚如有細菌性爛鰓,可每畝1米水深用“強氯精”0.27公斤或“漂粉精”0.33公斤,如長期用藥而未換水的池,要先換水再用藥,以防藥害;河蟹可采用中草藥物在飼料中添加1%三黃粉和5%的大蒜粉,5至7天為一個療程,每月為1次;南美白對蝦在高溫天氣一般禁止使用殺蟲消毒藥物,防止破壞蝦池生物生態平衡,可定期在配合餌料中噴灑維生素C,每公斤餌料用1克,亦可在餌料中噴灑光合細菌每50公斤為1%。
七、注重做好防浮泛塘
注意收聽氣象信息,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做到四勤,一是勤注入新鮮水;二是勤利用中午開動增氧機1至2小時;三是勤清除池中有害雜物;四是勤巡溏,發現浮頭征兆及時采取增氧措施,對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達到上市規格的及時起捕,減少池塘養殖密度。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