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夏季以來氣溫升高雨水較多,漁業生產已進入繁忙季節,俗話說:“三分放、七分管”,就當前梅雨期漁業生產提出以下四點意見,供參考。
一、加強水質管理
入夏以來雨水增多,外河水位升高后,既對水溶量增加,又由于水流量加速后,使部分污水受流動影響,同時正值魚蝦類用水養殖黃金時期,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分類加強水質管理,防止因外河有害物水體嚴重超標后,加注水后引起不良影響。須對水源差的地方,采取測定水質成分。囤水后,消解有害物再注入,確保安全用水。
二、加強病害防治管理
梅雨季節平均氣溫25℃--26℃,是魚蝦類病害高發時期,要采取定期對養殖品種進行檢查及預防工作。當前主要對常規魚成魚、二齡魚、鱖魚、加洲鱸、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蟹類內外蕩養殖,溫室養殖鱉池,精心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早發現早治療。安全渡過第一期發病高峰期。
三、加強防止浮頭泛塘管理
今年梅雨期與去年不同,由于時雨、時陰、時晴、時間長易造成池中溶氧低。目前正值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早期苗進入上市階段,青蝦苗即將出塘分養,普遍存在著規格大、數量多、水質濃,在防浮措施上如忽略,就會造成浮頭泛塘。因此,須加強有效防浮管理,加強巡塘值班,科學運用增氧機增氧,合理使用有益菌調控水質,降解池中有害物,精心投喂餌料,提高池塘利用率。并及早做好分疏上市減輕存塘量,使浮頭泛塘減少到最低限度。
四、加強臺風暴雨逃逸管理
目前進入主汛期,進入6月以來由于雨水增多,外河水位上漲,又遇臺風季節,加強內外蕩防逃工作,要放到重要位置,對內塘要加強對單薄池埂,低池缺口,加高加寬,防止因水升高遇大風魚類逃逸。外蕩對網欄、網圍、網箱三網設施加高加固,及早清除漂浮雜物,防止臺風造成魚蟹類逃逸,確保內外蕩汛期安全渡汛,漁業豐產增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