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池塘條件
選擇一口面積為24畝的池塘作為試驗塘。池塘為東西方向、長方形,水深平均可達2.2米,底泥厚20--30厘米。水源為
地表河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電力方便,池塘配自動投餌機一臺。
二、試驗方法
1.池塘準備 魚種放養前,用生石灰100千克/畝帶水徹底清塘消毒,以殺滅病菌、寄生蟲等。消毒一星期后,加水551米,以后隨養殖需要,再逐步提高水位。
2.魚種放養 實行多品種、多規格混養。苗種放養時間為4月10日前,共放18705尾,畝放780尾,總放養重量為3398千克,畝放養量141.6千克。其中草魚畝放309尼,占40%;白鰱畝放375尾,占48%;花鰱畝放25尼,占3%;鯉魚畝放71尾,占9%。
3.飼養管理
(1)飼料 養魚飼料以草魚顆粒飼料為主,輔助投喂新鮮青飼料。根據草魚的食性特點及放養規格情況,保證飼料營養成分前期粗蛋白30%、粗脂肪4%;中后期粗蛋白27%,粗脂肪3.5%。另外,還定期投喂部分鮮嫩飼草,并控制當天吃完為準。
(2)投餌 由于魚種大部分是馴化飼養的,因此直接搭設一餌料臺,采用投餌機投喂,堅持“四定”原則投餌。投餌量根據“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色、看魚的攝食狀況而定,并且保證投喂顆粒飼料粒徑適宜。4--5月份,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3%-5%,每日投喂3次;6~8月份,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5%~7%,每日投喂4次,每次投餌時間為40--60分鐘;9~10月份,投餌量逐漸減少,日投喂3次,均以大部分魚吃飽游走為度。
(3)水質調節 根據草魚喜清水高溶氧的特點,由于水源充足,在飼養過程中,使池水經常保持微流水狀態,并根據季節及魚的生長情況調節流水的大小。個6月初水溫低、魚類攝食少,池塘以注水為主,前期每10-1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厘米,后期每7~10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厘米,至6月中旬水位達到1.8米,進入微流水狀態;6~8月是魚類攝食、生長和發病的高峰時期,水體交換量為每半個月一次;9-10月水溫下降較快、魚攝食量減少,水體交換量調整為一個月一次,水體交換量把握“兩頭小、中間大”的原則,并同時結合天氣、魚類吃食等情況調整每天的進出水量的大小。池塘的水位隨魚的增長和季節的變化不斷調整,4--5月水位在1—1.5米,6-8月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8月底以后水溫下降較低,水位保持在1.8米左右。整個養殖期池水透明度均在40厘米以上。
(4)魚病防治 主要采用魚種放養前用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飼養過程中每半月內服一個療程(三天)的大蒜素藥餌,并利用生石灰、漂白粉定期對食場、水質進行消毒,整個飼養過程中未發生魚病。
三、結果
1.產量 經過160天的飼養,至10月20日并塘,24畝池塘總產量17808千克,平均畝產量為742千克,其中草魚為430千克,占58%,全期共用飼料26噸,吃食性魚餌料系數為2.5。
2.經濟效益 成魚至春節前售完,二齡魚種轉入下年養殖。按實際銷售價格,總收入為109344元(草魚8元/千克,花白鰱3元/干克,鯉魚5元/干丸),總支出為75266元(其中魚種費19896元,飼料費44570元,水電費2400元,人工5000元,折舊2400元,其它1000元),總利潤34078元,畝利1420元,投入產出比為1:1.45。
四、討論
從養殖結果看,在有較充足水源、增氧設施齊全的精養池塘,草魚的搭配比例可提高到45%--50%,鰱鳙魚比例控制在40%--45%(鰱鳙魚比4:1),鯉魚比例10%,還可以搭配少量優質鯽魚,并同時搭配少量的兇猛魚類,以清除野雜魚、降低餌料系數。要養成目前適銷的商品規格,放養苗種規格草魚應在200克以上,二齡鰱魚在400克以上,鯉魚規格小于草魚,最適宜的放養比例規格還待于今后繼續探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