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生產意義
沿江地區低洼稻田高效綜合養殖是根據沿江地區稻田水質清新、陽光充足、溶氧量高、天然餌料豐富的生態條件,選擇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的蟹、蝦、魚等水產養殖品種,進行稻魚結合,以漁促稻的一種高效水產養殖。沿江低洼稻田綜合養殖可以改變歷年來沿江低洼稻田產量低,農民收入少這一現狀,既增糧,又增魚(蟹、蝦),而且使稻田少施化肥,少噴農藥,增收節支,農民收人大大提高,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是當前農業結構調整、農民致富增收的一條好途徑。
二、生產現狀
江蘇省靖江市八圩鎮四圩村瀕臨長江,水質優良,溶氧充足,餌料資源豐富。2002年,該鎮農業推廣中心在四圩村轉包農戶稻田30畝,進行開挖,鋪設線路,設置防逃設施,于2--5月間放養魚種、蟹苗及蝦苗,6月上旬栽插優質水稻,形成稻、蟹、蝦、魚綜合的高效立體養殖模式。在技術人員的精心管理下,魚肥稻壯,收獲無污染“綠色水稻”8000kg,成蟹1500kg,蝦500kg,成魚500kg,產值達15萬元,畝產收人1500元,是該村單種水稻戶的4倍多,其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2003年,八圩鎮農業推廣中心把四圩村低洼稻田綜合養殖擴大到50畝,并帶動周圍農戶已發展到100多畝,養殖品種呈多元化,有河蟹、蝦、鱖魚、甲魚、黃鱔、革胡子鯰等。
三、養殖技術
1、稻田的整修
在稻田內側四周或離埂3m左右處開挖環溝,環溝寬5m左右,深1.5m,田塊中間開挖田間溝,呈“日”“田”等形狀,溝寬深均為80cm左右,并與環溝相通,溝面積占田塊總面積的10%--20%。養蟹、甲魚的稻田要設置防逃設施。
2、苗種的放養
常規魚種的放養,一般在1--2月放養斤兩魚種;蝦、蟹等特水產品在5--6月放養,蝦、蟹以收長江苗種為主,放養密度應視稻田產量、苗種規格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3、水稻栽插
6月份,栽插優質水稻,稻田按常規曬田、耘田、施肥等,追肥以尿素為主,稻田可不擱田,不施農藥。
4、飼養管理
(1)水質調控:稻田養殖,尤其是主養蝦、蟹的稻田水位較淺,要勤換水,4---6月份每隔7—15天換一次,換水量1/5—1/4;7--8月份每隔2—3天換一次,換水量1/3;9月份每隔5—10天換一次,換水量1/4--1/3。
(2)餌料投喂:可投喂小魚、小蝦、螺螄、蚌肉等動物性餌料,小麥、豆餅、麩皮、浮萍等植物性餌料:主養蟹的稻田要多投螺螄,多種水草:投喂時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采取全池或多投喂方法,日投喂次數不少于3次,投喂量為塘中水產品體重的5%--10%,并看天氣、看水質、看吃食活動情況、看生長速度等進行調節。
(3)日常管理:堅持每天早晚巡塘一次,檢查魚、蝦、蟹等吃食活動情況;經常打掃食場,清除殘餌;定期檢查、維修、加固防逃設施,確保增產增收。
(4)敵病害防治:稻田養殖主要及時清除水老鼠、水蛇、水鳥等敵害;而病害極少發生,主要以預防為主,蝦、蟹、魚種放養時要進行藥浴消毒,養殖期間,每隔15--20天,用15--25kg/畝生石灰全池潑灑。
四、養殖情況及效益預算
以2003年八圩鎮農技推廣中心在四圩村承包的50畝稻田高效綜合養殖為例:
1.資金投入:共6萬元,其中土建、線路、設施2.8萬元,苗種2.5萬元,飼料0.4萬元,人工及其它0.3萬元。
2.苗種放養情況:蟹苗:2萬余只,其中長江蟹苗1萬只;長江蝦苗:150kg;斤兩魚種:300kg。
3.主要飼料:螺螄、小魚、水草、小麥、豆餅。
4.收獲情況:已收獲水稻15000kg,蝦400kg,成魚500kg,蟹1200kg;塘中約600--800kg蟹,準備培育成大規格再上市。預計總產值22萬元,利潤8萬元。
五、生產總結
1、沿江地區低洼稻田產量,農民收入低,而進行高效綜合養殖的稻田產值是單種水稻農戶3--4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值得大力推廣。
2、由于沿江地區水質好,無污染,養殖的魚、蝦、蟹體色有光澤、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在市場很受歡迎,價格較高。
3、經過養殖對比,養殖的長江蟹個大、腳長、爪黃,在本地區大受歡迎,價格是其它品種的2--3倍。因此,要大力發展,形成規模,同時加強宣傳力度,打響“長江蟹”這一品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