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豆漿培育法
這是我國傳統的魚種培育方法,在魚苗下塘后半天開始投喂豆漿。一般情況下,l公斤黃豆可磨成15公斤豆漿,l公斤豆餅可磨成10~12公斤豆漿。在水溫25℃~30℃的條件下,先將黃豆或豆餅用水浸泡6~7小時,磨漿時要將黃豆或豆餅與水同時加入,不能磨好豆漿后再用水稀釋磨好的豆漿,否則會產生沉淀而影響魚苗的攝食效果。磨好的豆漿要及時投喂,按照"三邊兩滿塘"的投喂方法把豆漿均勻地潑灑到水面上。養成1萬尾夏花魚種需要黃豆5~7.5公斤或豆餅7.5~10公斤。
二、餅粉培育法
該法是將豆餅、棉子仁餅、花生餅和菜子餅等餅類原料磨成干粉后直接投喂,這是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普遍采用的魚種培育方法。采用這種方法有許多好處,干料使用方便,將干粉均勻撒在水面上,干粉借助水的表面張力,在水表面漂浮的時間比豆漿長,其利用率也比豆漿高。
三、草漿培育法
將各種水草或含纖維較少的陸生草類打成漿直接喂魚,這是以青代精、廣辟餌源的好途徑。尤其適合于培育花鰱、白鰱魚苗(種),這種魚種培育方法能降低生產成本15%~20%。每天全池潑灑兩次草漿,每畝水面每天潑灑50~75公斤,或按每萬尾魚苗日投喂10~15公斤計算。有時,具體的草漿投喂數量還可視水色而靈活調整。魚苗(種)可直接攝食草漿中的一部分適口顆粒,大部分草漿在水中被迅速分解,起到培養水體天然餌料的作用。提高草漿利用率的關鍵是要打細草漿,并采取量少次多、均勻潑灑的投喂方法。
四、糞肥培育法
在魚苗下塘前4~7天先施基肥,每畝水面施牛糞或人糞尿400~500公斤,用來培育魚苗喜食的天然餌料生物。魚苗下塘后,應根據水質、肥度、天氣、水溫和魚苗生長情況確定追肥量,一般每畝水面每天追施糞肥50~75公斤。用糞肥培育魚苗,最好采用混合堆肥的方法,糞肥經發酵腐熟后,取其糞汁全池潑灑。
五、化肥培育法
利用化肥培育魚種是一項新技術,從效果來看,舊池塘好于新池塘,有淤泥的池塘好于無淤泥的池塘。常用的化肥品種有硫酸銨、尿素和過磷酸鈣等。在魚苗下塘前半個月,每畝水面施硫酸銨2.5~5公斤和過磷酸鈣5~10公斤。如暫時無魚苗下塘或水質不肥時,應再適當追肥1次。追肥時,應將化肥用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勻潑灑,以防魚苗誤把化肥顆粒當作餌料吞食而發生死亡。化肥的有效成分單一,最好能與糞肥混合使用。
六、混合培育法
采用施肥、投餌相結合的綜合培育法,可以充分發揮各種培育方法的優勢。具體做法是:①魚苗下塘前3~5天,施糞肥培養輪蟲等天然餌料生物。如水質不肥,可輔施少量化肥。②魚苗下塘后幾天,每畝水面每天投喂豆漿l.5~2公斤或餅粉2~2.5公斤,以彌補天然餌料生物的不足,以后每3~5天施肥1次,每次每畝水面施腐熟的堆肥汁150~200公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