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池塘的選擇
1、池塘、水源、水質、池塘面積一般20-50畝,平均水深1.5米以上,水源要充沛,水質無污染,PH在7.6-8.7之間,透明度較高。
2、池塘必要設施:養殖河鲀的池塘必須具備完善的排灌系統,閘門規格不能過小,其內徑為1-1.5米。為了防止大型雜魚及有害物質進入,并防止河鲀魚、中國對蝦漏逃,時水閘需安裝60目進水網;排水閘安裝圍網。
二、放魚前的準備工作、
1、整治池塘:首先干塘、曬池,然后抓緊時間清淤、整治,達到全池堤壩規整,無漏穴,池底平坦,池水深度在1.5米以上。
2、清塘殺菌:為有效地清、除野并消滅細菌,每畝水面,使用生石灰70公斤和漂白粉6公斤。
3、適時進水:清塘后,根據水質好壞和放苗時間適時進水,一般在清塘后兩天進行。
三、魚種運輸
目前,我國北方養殖的河鲀1齡魚種,入池前多在大棚或育苗室進行越冬;出棚進平均規格約150克/尾左右,因此魚種運輸及入池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魚種入池時,池塘水溫必須在15℃以上,且處于連續穩定狀態。
2、越冬池水鹽度與放養池水鹽度相差5‰以內。放養池水鹽度以略低為宜。
3、短距離運輸,使用帆布簍裝運魚種;若運輸距離過長,則要適當降低裝魚密度,同時配備增氧裝置。
4、在魚車接運及入池過程中,應盡量謹慎小心,避免對河鲀魚的人為損傷。
5、魚種入池前用10~15ppm呋喃西林藥浴20~30分鐘,或用50ppm福爾馬林短時間浸浴。
四、放養魚種
1、放養密度 根據池塘條件、水交換情況、餌料供應、養殖技術、上市規格和計劃產量而定。經越冬后的1齡河鲀魚種與中國對蝦混養每畝可放河鲀魚80~100尾,中國對蝦6000~8000尾。
2、注意事項 應準確計算入池魚種總數。同一池中放養規格晝相同,且一次性放足。放養前魚體必須消毒。
五、飼料與投餌
1、飼料種類 常用飼料有冷凍青皮魚、沙丁魚、刺魚等小雜魚。
2、投餌量 根據天氣、水質、魚的生長情況及飼料質量及時調整日投喂量。投喂凍雜魚時,由于前期養殖水溫偏低、魚體質較差,日投餌量(按魚體總重量計算)1.5~5%。而中后期水溫漸適,加之秋季育肥,日投餌量為6~11%。自秋分以后,應酌情減量。
3、投喂方法 魚種入池后應及時投餌。投喂時,均勻地在一定的不南范圍內輪番投擲,以求餌料入水漂浮時即為魚所吞食。日投餌兩面三刀次,上午投當天餌料的55%,余下的下午投喂。在投喂雜魚前需用刀剁碎,然后投喂。總之,要做到變質餌料不投,魚缺氧時不投,水溫高于30 ℃時少投,魚生長時多投,直到魚出池上市,不能中斷投餌.
六、養殖管理
1、勤換水 這是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養成期池塘水信必須在1.2-1.5米之間,養殖前期水偏低,中后期隨著氣溫由高到低的變化,則應保持較高的水位,以求清新的水質和恒定的水溫。池塘換水,前期一般7天換水一次,每次30厘米;中后期3-5天一次,每次50厘米,特殊情況應及時換不,換水量不能低于50%。
2、勤巡塘 要早晚各巡塘一次,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巡塘主要內容為:(1)觀察是否有魚病發生;(2)有無浮頭現象;(3)魚池水質變化情況,注意水位、水色、氣味、透明并的變化情況;(4)檢查排水閘及網具有無漏魚現象。
3、定期檢測魚的生長情況 每10天檢測一次。檢測內容是:(1)稱量體重,并記錄。然后定期分析魚的生長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投餌數量;(2)細心觀察魚的生長情況,反饋以前的投喂及管理信息;(3)檢查魚體有無異常癥狀。
4、估測池塘存魚量 認真掌握河 魚的生長、死亡及攝食情況;定期查測其成活率、規格等指標,以供施藥和投餌參考;
、
5、池塘水質管理 在一般情況下,水色呈淺綠色、黃綠色、乳白色和褐色均為正常水色;如果呈黑綠色、土灰色、紅色和醬色則為異常水色。在各項理化指標中。水溫最低不能低于13℃,最高不能高于32℃,而且鹽度不可過高,最好在18-23‰之間。
6、魚病防治 必須做到“有病早治,無病先防”。河鲀在養殖過程中若管理不適,同樣會造成批量性死亡,因此必須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1)定期投喂藥餌 一般每10天一次,每次連續投喂3天。所拌藥物是土霉素和呋喃西林。藥量為每100公斤魚每次7.5克。
(2)營養性疾病 投喂新鮮餌料,同時加入適量維生互素,如VE,VC。
(3)脂肪組織黃斑病 以防為主,晝投喂鮮活餌料,切勿投餌過剩。
(4)三代蟲病 以250ppm的福爾馬林藥浴25-30分鐘。
(5)輔助療法 在做好疾病治療的同時,著重做好換水工作,確保池塘水質清新。
七、有關問題
1、在河鲀魚與中國對蝦混養過程中,根據兩者的食性差別,應著重魚的管理。在此基礎上,對對蝦適量投餌,日投餌2次:投喂合成餌料,所以在整個養殖周期中,對蝦主要生成餌料、浮游生物及河 魚食剩下的雜魚碎屑等。
2、河 屬變溫動物,水溫是影響其代謝強度的重要因子。如果水溫過高,不僅影響其生長速度 ,而且容易造成魚的大批死亡。因此,一旦發現水溫過高,可采取大量換水方法解決。
八、出池
在正常情況下,河 經過5個半月的養殖就能達到上市規格。出池時應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在霜降前將魚出完,以防低溫死魚,人為地造成經濟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