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珍珠粉,在我國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一種珍貴的藥材,但僅限于宮廷顯赫人物享受。直到解放以后,特別自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在大力提倡發展河蚌育珠情況下,廣大人民群眾方有條件能普遍的享用;同時在水產養殖上亦開發成一種上佳的飼料添加劑,為開拓養殖飼料增添新途徑。
珍珠粉、層粉、貝殼粉含豐富的天然營養物質。據分析:(一)它含有20多種礦物微量元素,其中特別是含離子鈣、鰓(鍶)、硒、鉿、銫、銠、鍺、鑭等為常人不能復配,又為魚蝦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調查研究表明:凡人工養殖水中缺乏此類元素就極易發生蝦蟹粘殼病、抖體病、紅殼病以及魚類爛鰓、出血等疾病。尤其于連養第三年時為甚。(二)它含有 20余種氨基酸。其中有甲硫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及苯丙氨酸等均為魚蝦必需物質。 (三)它含有牛黃酸、卟啉和金屬活性卟啉、維生素B族以及活性肽等營養物質。
一、加工方法:
珍珠粉、層粉及貝殼粉(也稱“三粉”)的加工方法甚多。常用有干制法、濕制法、浮選法及簡易燃燒法等。但應當指明:珍珠及其層粉屬碳酸鹽類(如碳酸鈣、碳酸鋇等等)物質,一般不溶于水,即使由蝦、蟹、魚及其它動物吞服體內,也難以吸收消化。故須經人工處理,使之離子化,呈良好活性狀態,便于魚、蝦等動物攝人體內循環系統中,促進生長發育和增強抗病能力。現簡介若干加工活性方法如下:
1、乳酸鈣法。本法是采用乳酸與珍珠粉、層粉、貝殼粉等碳酸鹽成分發生化學置換反應,生成乳酸鹽如鈣鹽、鍶鹽、鎂鹽等可溶性鹽類。由于珍珠粉等含鈣量約40%左右,故通過乳酸反應后,乳酸鈣成分最多。它在水中溶解度大,特別易溶于溫熱水中,水解鈣離子也是目前國內市場常見補鈣制品之一。另外,乳酸與珍珠粉中其它金屬鹽反應生成乳酸鎂、乳酸鋅等結晶水含量也不同。由此也可用來鑒別乳酸鹽成分比例及其旋光、消光等性質。它們的溶解度與溫度關系,在12℃-35℃范圍內可用以下線性方程計算:
Y=1.9exp (0.035T)。Y:乳酸鹽水中溶解度;T:表示溫度℃。
2、檸檬酸鈣法。本法是用檸檬酸與珍珠粉、層粉及貝殼粉等作用,生成檸檬酸鈣等可溶性檸檬酸鹽。目前在英、美等國際市場上以采用檸檬酸鹽法為多,由于此法生成的鹽類水解度較高,生理寬容性大,被離解的酸根亦可被魚、蝦、水生動物或人體內直接吸收代謝,而無任何積留等優點,加之它與珍珠粉、層粉、貝殼粉除生成檸檬酸鈣外,還可生成檸檬酸鐵、檸檬酸鐵銨、檸檬酸鉀、檸檬酸鈉、檸檬酸鉍、檸檬酸錳等種種補血、補腎的滋補益品。
3、葡萄糖酸鈣法。本法是用葡萄糖酸與珍珠粉、層粉及貝殼粉作用,生成葡萄糖酸鈣等可溶性葡萄糖酸鹽。由于葡萄糖酸鈣為水解鈣與酸根易被動物和人體內吸收,代謝,其酸根可進入三羧循環,非常安全可靠。故在日本、美國等藥典有明確說明其鈣鹽、鉀鹽、鎂鹽、銅鹽、鈉鹽等均可作食用添加劑。
4、J.Z新法。本法是綜合上述方法后進行工藝改革,采用新穎溶劑及提煉工序,特別在提取礦物營養元素中萃取率可達98.99%-100%。幾乎無任何殘留物質和廢棄液排出。這既符合魚、蝦、蟹等科學用飼,變廢為寶,又達到健康養殖目的。因而本法已被列入國家農業部星火計劃,以便深入研究應用推廣。
二、生產應用:
珍珠粉、層粉、貝殼粉作為飼料添加劑方式用于水產養殖已有10余年歷史,應用范圍涉及國內各主要淡水養殖區。應用品種既有鱒、鱖、鱸、鰻、鱉、蝦、蟹等名特優種類,也有羅非魚、家魚等常規品種。應用“三粉”后可使成魚產量提高9%-31%;魚種產量提高 1-2倍,甚至還有2倍以上。應用方式一般有二種:1、內服。將三粉摻人飼料中均勻混合或制成顆粒飼料,按常規方法投飼,三粉摻人量一般不超過飼料總量0.6%左右為宜。2、全池潑灑。由于魚、蝦類具有從外界水環境中不斷吸取鈣、鍶、鎂、鋅等微量元素能力,且其吸取量較大。近年來,在我國許多淡水養殖水域由于多種原因造成嚴重缺鈣、鍶、鐵等微量元素,特別是大量使用如二元二氧化氯中酸質、表面活性PVP(聚維酮)、QAC(季銨類)等極易吸附水體中鈣、鋅等金屬微量元素形成螯合體,致使魚類松鱗、蝦蟹軟殼、粘殼、抖體等癥狀。故應用全池潑灑“三粉”添加劑可獲卓越效果。
三、研究及開發前景:
“三粉”的研究開發,實質上就是甲殼類副產物的研究開發,是當今國際上公認的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重要項目之一。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組織(FAO)及歐美日等國家,極為重視無公害利用廢棄物的高效益項目。1977年在美國召開甲殼質的國際研討會,專門研究及開發應用問題。 1980-1992年日本將此項目列入國家研究開發計劃,從而研制出魚疫保健、防菌、防霉、防腐及植物保護,農田促長、施肥,種子包覆以及工業污水處理,食品添加劑等成果。在我國研究及應用的歷史悠久,但研究生產力分散、體制多變及設備老化等影響了成果水平和迅速發展壯大。2000年以來我國農業部將此列入國家星火研究項目,在提煉該品中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水產養殖促蝦、蟹、魚類生長及魚疫抗病上獲得上佳實效,其發展前景廣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