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8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08年要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積極發展畜牧水產業,扶持和促進規模化健康養殖。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加快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制定和修訂,2008年要完成7700多項食品、藥品和其他消費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借助“兩會”東風,我國農牧業板塊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參加兩會的畜牧獸醫界代表委員倍受振奮,積極建言獻策,共商農牧業發展大計。本刊編輯了部分內 容,以示關注。
建立豬肉生產和供應長效保障機制
沈志強(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
國際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帶動了糧價上漲,導致養豬飼料價格上漲,成本大幅提高;近幾年農民收入增長較快,養殖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傳統的庭院養殖正在快速退出養豬業,規模化養殖沒能跟上來;生豬生產的疾病風險加大,周期性市場風險的難以預測和適應;生豬生產的技術相對滯后。
從根本上解決豬肉供應問題,應盡快建立豬肉生產和供應長效保障機制。“豬糧安天下”,國家要像重視糧食一樣重視豬肉生產和供應。要設立生豬發展基金,根據豬肉價格漲落情況,及時進行政策設計和調整,豬肉少時扶持生產,豬肉多時按照市場規律補貼生產、引導生產。建立生豬期貨市場,低價時,國家要收購豬肉,調控市場,減少養殖戶的市場風險,避免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高價時,啟動價格干預機制,向市場投放儲備豬肉,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加大畜牧科技投入,強化獸醫科技體系與研發,加強種豬選育與疫病防控。
盡快制訂食品企業市場準入標準
祝義才(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雨潤集團董事長) 從我國食品企業的生產現狀來看,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開心,就必須制訂較為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或標準,從源頭上消除小企業、小作坊違法、違規生產食品帶來的隱患。
為此,建議正在起草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落實行政許可制度”的相關章節中,應補充以下條款:
一 明確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執法部門進一步增強對食品經營者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違法成本。
二 明確食品生產經營者取得許可證除草案中所列的條件外還要具備一些必要條件,要有符合食品生產安全的生產經營場地,要有與食品生產相適應的生產設施和環境;除了有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外,還要有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的生產工藝流程,所生產的食品必須符合國家食品質量安全技術標準;食品生產的原料必須確保無公害,且來源合法透明;除有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食品安全專業技術人員及從事食品生產的專業人員外,管理人員必須持有國家指定的資格認證機構頒發的食品工業從業證書;無論食品企業規模大小,都必須同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部門簽訂國家統一規范的“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公開向社會承諾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濫用添加劑、不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肉食品加工企業還要公開承諾不使用病、死畜禽作原料、不摻水作假;所有食品生產企業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食品質量安全標準認證。
三 根據我國食品生產以中小企業、小作坊為主的現狀,明確增加一些規范條件。首先是限制銷售范圍,限制小作坊生產加工的食品銷售范圍不得超過鄉鎮區域,不準進入商場、超市(經工商部門批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的食品小企業除外);其次是嚴格限制預包裝,小作坊生產的食品在獲得市場準入資格之前,不得使用相應包裝,防止其喬裝打扮混入市場;再次是小作坊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必須經有資質的專業培訓機構培訓,并獲得相應的資格認證。
重視獸醫高等教育,提高獸醫學生的生均經費
劉秀梵(全國政協委員、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教授) 前不久,國家教育部與衛生部聯合提出,重視醫學教育,提高醫學院校的生均經費,這對醫學院校來說是個利好消息。應同等對待動物醫學與人體醫學,以保證獸醫學生的培養質量。
教育界別組審議的熱點主要是教育問題和機構改革,委員們普遍認為,在新形勢下,要重點考慮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比方說,如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要解決從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轉變的深層次問題。當然,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參與的系統工程。對于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委員們認為,要采取漸進模式,用改革的方法不斷完善。
減輕畜禽屠宰加工企業稅費負擔
李秉和(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塞飛亞集困董事長)
我國的畜禽屠宰加工企業主要以農產品活牛、活羊、活豬、活禽為原材料,產品為肉類產品,是關系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目前,我國畜禽屠宰加工配送環節征收的稅費過多、征收標準不統一、稅費征收不盡合理的問題相當突出,為控制肉類產品價格,促進我國肉類產業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 減少稅費征收項目
國家應規范畜禽屠宰加工稅費征收項目,統一稅費征收標準,加強稅費征收管理,杜絕亂設項目亂收費。
鑒于畜禽待宰保管、洗車、裝車和肉品品質檢驗等項目是畜禽代宰加工服務的必備條件,其費用應納入屠宰加工費中,不應另行收費;對畜禽定點屠宰基金、屠宰管理費、屠宰稽查費等缺少收費依據,應予以取締和規范。
對于與公共設施建設相關的環保費、城市建設教育附加費、防洪工程維護費、堤圍防護費等收費,應作為國家稅收項目規范管理。
二 降低稅費征收額度
對于國家必須征收的稅費項目,要降低稅費額度。
關于增值稅。農產品加工企業包括初加工、深加工,初加工企業增值稅進項稅率為13%,銷項稅率為13%,而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進項稅抵扣13%,銷項稅率17%。建議:農產品加工企業稅率全部按13%抵扣和征收,或恢復執行財政部、人民銀行《關于商業企業批發肉禽蛋水產品和蔬菜增值稅先征后退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切實減輕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和消費者負擔。
有的地區對代宰生豬形成的收入按“屠宰加工費”計征17%增值稅。建議將“屠宰加工費”改為“屠宰服務費”,將其納入經營服務性收費,并改征“增值稅”為“營業稅”,恢復到1999年以前的做法;鑒于對代宰行為的稅收,屬于產品流向稅,應在銷售環節征收,減輕屠宰環節的稅負。
關于屠宰企業的肉制品在各地征收的動物檢疫費。一般企業的肉制品銷售需要在當地出廠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同時需要繳納金額較大的動檢費,到肉品接收地還需要換成當地的動檢證。
關于運輸肉制品高速公司收費。一般肉制品運輸采用冷藏或冷凍車輛,由于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全程制冷,油耗比其他的運輸成本高,生產企業將該部分費用全部加在售價中,增加終端消費者負擔,建議運輸肉、蛋、奶、蔬菜等關系到居民生活食用產品采取減半或減征高速過橋費。
三 改進稅費征收方式
目前,屠宰企業已成為多部門集中收費的場所。要改變只收費不服務和重復收費的弊端,對防疫費和產地檢疫費,應堅持在生產環節征收;銷售市場管理費,應堅持在市場環節征收。
關于收購農產品和銷售產品印花稅。根據《稅法》,國家規定按合同征收,各地制定實施細則,有些省份地稅局下發文件,“對不能準確提供合同采取核定征收辦法”。一般來講,農民不與企業簽訂收購合同,也不需要簽訂合同,屠宰企業銷售肉制品,一般消費者直接用現金購買,不需要也不可能簽訂合同。地方政府為了多收稅,采取“核定征收”辦法,存在一些問題。
為此,我們建議按國家稅法規定征收,各地不得變通。考慮到肉制品為居民生活必需品,為減輕企業負擔,可按合同減半征收印花稅。
四 扶持畜禽屠宰加工企業發展
一是免征初級產品所得稅。根據國家新修訂的所得稅法中“對農副產品初級產品免征所得稅”的規定,屠宰廠生產的動物胴體和分割肉屬于初級產品的范圍,應給予免征所得稅的優惠。二是實行免費檢疫、免費服務。鑒于屠宰檢疫是政府行為,檢疫人員是公務人員,所需費用應由國家負擔。建議國家取消屠宰產品檢疫費。三是實施污水處理優惠政策。目前,國家對屠宰企業污水處理建設項目缺乏統一扶持政策,有的給點補貼,有的就沒有補貼。建議國家對大中型畜禽屠宰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給予補貼。
以金融資本推動現代化養殖
劉永好(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以金融資本推動現代化養殖,借助金融資本推動農牧產業的適度規模化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建議政府協調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拿出較多的資金用于現代農牧業發展專項貸款;鼓勵成立由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農村合作組織等共同參與的農業擔保公司;中央財政拿出一定的資金為農牧業擔保提供專項支持;增設以產業鏈為核心,由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組織參與的跨區域的村鎮銀行,為產業鏈建設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向農產業傾斜的金融政策,重點支持從事產業鏈建設的優勢企業在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融資,以體現“三農”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鏈的建設。
另外,應降低增值稅征收額度,減少不規范的稅費征收項目。
農副產品深加工應納入農業基礎建設
譚鉅添(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江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要把農業產業化納入到農業基礎建設,這才能真正解決農村問題。水利建設是農業基礎建設,但我認為能夠盡快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應該是農副產品深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應該納入我們國家的農業基礎建設。因為農副產品深加工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的勞動力,另一方面可以擴大農產品的市場。從對農業這個角度來講,把農業產業化,尤其是農副產品深加工納入農業基礎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龍頭企業有責任提高農民素質
溫鵬程(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前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數量減少,素質下降,這些新時期的新特點,對實現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不利。現階段要解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首先要解決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復雜問題,才能實現農民增收。通過龍頭企業組織對農民的培訓,使農民掌握專業技術,實現專業化生產,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是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另外,作為農牧企業要提高為農民服務的意識,提高為養殖戶解決各種困難的服務能力。只有重視服務,才會擁有更好發展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