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百蟲清”屬有機磷酯化合物。它是在原敵百蟲藥物的基礎上經特殊的化工技術處理而成的。其既保持了敵百蟲原有的低毒性、低殘留、無“三致”作用,又進一步發揮其新效應,表現廣譜、高效、速效及與環境友好的特點。據測定:它的殺傷力比原敵百蟲要5一7倍(Neves,2002)。因而由原限于殺滅寄生于家魚體表的節肢動物中華蚤、魚虱、錨頭蟲和蠕蟲類的指環蟲、三代蟲, 已擴大到能殺滅歐鰻擬指環蟲和纖毛類的車輪蟲、剁·管蟲、小瓜蟲等原蟲,而g-在魚、蝦、蟹混養或單養的池塘中適宜用。此遠超過原敵百蟲的使用范圍,同時它還能解決長期以來敵百蟲的耐藥性問題。
一、殺蟲機理及其特性
百蟲清與敵百蟲的殺蟲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前者殺蟲率經特殊的化學強化處理,較后者強得多。它們的致毒途徑均通過動物呼吸、皮膚接觸、吞食食物等進入循環系統與各器官中而抑制體內膽堿酯酶活性,使其喪失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致神經末梢部分釋放出的乙酰膽堿不能迅速被水解,產生蓄積,引起組織功能改變,出現神經性中毒與其它癥狀,草、鰱、鯽等家魚中毒癥狀,表現麻痹、行動緩慢、體色趨黑,直至喪失活力致死。
不同養殖魚類因中毒途徑而異。例如草、鰱、鯽等家魚,通常經體表致毒與體內血液膽堿酯酶直接結合,致毒作用迅速而劇烈:而通過吞服的黃鱔、泥鰍中毒,要進入體內肝臟系統的轉化才能發揮致毒作用。故前者常叫直接抑制劑,后者謂間接抑制劑。
二、生物毒性實驗
本實驗藥品所實驗生物有歐鰻、美洲鰻種苗,家魚取用當地鯽魚魚種,試驗容器用塑料桶各盛水50千克、設置0.05、0.1、0.3、0.5、1、1.5、2毫克/升平行濃度。試驗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81)規定的生物標準檢定法,作急性毒性、亞急性及慢性毒性等系列實驗。
測驗水質pH值為6.5~7.5,總堿度7.3~8.6,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堿度2.5—2.6,實驗期間水溫21—30℃。
實驗結果表明,鰻魚對本劑開始致死濃度LGo為5毫克/升,鯽魚LClo為4毫克/升。魚開始致毒癥狀表現為側游或緩游,而本劑對青蝦、蟹安全無恙,無影響值為4毫克/升。
本劑對節肢動物的毒性反應差異較大,對大型蝦蟹無影響濃度為5毫克/升,而對小型枝角類、橈足類非常敏感,為0.02~0.06毫克/升,故借助此特性為滅“水蛛”提供捷徑。
黃鱔、泥鰍屬于水的底層魚類,Ⅱ喜穴居,在不良環境條件下, ‘般有較強抵抗力,然而對本劑的反應與敵百蟲一樣,體表和吞服致毒均比家魚作用大,例如鯽、鯉、鰱等96小時LC~06—7毫克/升,而黃鱔、泥鰍的96小時LCso為2~3毫克/升。美國學者FARE.PYLE等試驗美洲鳊、金色LCl。。為40—45毫克/升,而對鰻尾鰍為4毫克/升,這表明底層的無鱗魚受毒力比中、上層的有鱗魚要弱。這可能因體表的側線、外感神經組織不同而異。
三、生產實際應用
本劑分別在廣東省順德、佛¨,、福建省福清、安徽省、江蘇省及遼寧省等一些水產養殖場中試,初步統計中試水面可達6800余畝,其中特別在順德、大豐、建湖、無錫等有關專家大力協助廠,進展迅速,效果十分理想。現舉若干定點觀察追蹤的實例簡介如下:
1.今年先后在建湖、大豐等池塘計有使用水面2000多畝,平均水深1.5米,養殖以鯽、蟹為主混養池,在今夏均患有指環蟲和車輪蟲病,鏡檢平均每視野指環蟲7條,最多達20多條,車輪蟲10余只。患病鯽魚不吃食,浮躁,體表無特殊癥狀,經用藥0.1—0.15毫克/升全池潑灑后24小時魚開食,鰓瓣上車輪蟲幾乎全脫落,指環蟲活動緩慢或不動,經96小時后檢查指環蟲脫落95%~100%,而池內河蟹游動活躍,無任何不良影響。
2.江蘇等地區共有水面400余畝,于今年夏季發生嚴重的中華鳋“弄水”病及指環蟲病。病魚整天游于水面“弄水”不吃飼料。特別是草、鯉魚整天在水面兜圈蹦跳不.上。檢查魚普遍瘦弱,游動無力,而用原敵白蟲l一1.5毫克/升全池潑灑無效,但經用本劑0.1—0.15毫克/升一次,翌日“弄水”停止,開始吃食,繼72小時檢查鰓區“中華鳋”全部脫落,效果甚佳。
3.在順德、武進等地跟蹤檢查表明,養鰻、家魚池患指環蟲病,用藥量鰻魚0.2—0.3毫克/升,家魚0.1—0.15毫克/升,經三天后檢查蟲體脫落95%以上,四天后可達100%,而且用藥后——般20~30天內不再感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