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由杭州市農業局牽頭,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杭州市植保站和杭州森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實施的杭州市“金農”工程三期項目《杭州市主要水產品與農作物有害生物測報與診斷系統》榮獲2008年杭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該項目利用了計算機信息、通信技術和水產品、農作物病蟲害基礎理論知識,在我市歷年病蟲害測報工作的基礎上,于2005年針對杭州主要水產品(包括草魚、羅氏沼蝦、河蟹、南美白對蝦、甲魚、翹嘴紅鲌、黑魚和斑點叉尾鮰等8個品種)和主要農作物(包括水稻和蔬菜等2個品種)開發建立了半智能化的"病蟲害測報系統"和"病蟲害遠程診斷系統"。其中測報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監測分析主要水產品與農作物多發、常發、突發疾病的關鍵預警指標,發布"當前及下階段病蟲害防治通知"等預報信息,實現了監測與預警功能;診斷系統將主要病蟲害種類、病原、癥狀、流行情況和發生規律等文字和圖片集成,為農戶提供網上病蟲害診斷與防治服務。對非常見病蟲害,提供專家在線服務。
《杭州市主要水產品與農作物有害生物測報與診斷系統》將計算機與農業技術充分結合,實現了農產品病蟲害防控工作的數字化、智能化。該系統實用性較強,已在全市推廣應用近3年,水產養殖業和種植業病蟲害測報點、測報站覆蓋蕭山、余杭、西湖、江干、濱江、富陽、臨安、建德、桐廬、淳安等10個區、市(縣),其中全國首創的水產品病害測報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網絡化測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上級和兄弟省市的極大關注,有著廣闊的生產應用和推廣前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