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烏鱧習慣于捕食小雜魚蝦、水生動物等特性,因此,到目前為止養殖烏鱧仍以鮮雜魚為主要飼料,但是隨著烏鱧養殖的深入發展,集約化養殖的推廣,對野雜魚的需求更大。另外,由于野生資源的衰退,野雜魚的產量有限,滿足不了養殖業發展的需要,產生了供需矛盾。因此,以廉價、適口、優質的人工配合飼料,取代鮮動物飼料,馴化烏鱧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對發展烏鱧養殖具有重大意義。
陳伯瑞等在斑鱧人工養殖中證實了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是可行的,同時指出,在配制人工配合飼料時需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①人工配合飼料中魚肉的含量。試驗表明:在投喂野雜魚或100%的魚肉(鰱魚肉)時斑鱧生長最快。在配合飼料中加入60%以上的魚肉,斑鱧生長較好,個體增重率接近于投喂100%的魚肉水平。飼料的日投喂量按魚體重的5%為標準,若配合飼料的種類相同,則配方中魚肉的多少與斑鱧生長成正比。飼料中鮮魚肉的含量越高,生長速度越快,這表明人工配合飼料配方中加入新鮮魚肉是十分重要的。盡管秘魯魚粉、酵母、花生麩等飼料營養價值較高,但單獨使用都不能起到誘食作用,而必須與新鮮魚肉搭配。當魚肉含量在20%以下時,即魚肉的日投量低于魚體重量的1%時,生長基本停止,且出現負值。因此,在配合飼料中,一般以加入魚肉含量的60%左右為宜,即魚肉的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3%,并適當搭配其他營養成分較高的飼料。 ②飼料的形狀及魚肉處理。試驗表明,在飼料配方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將人工配合飼料制成團狀投喂比制成干顆粒料投喂更有利于斑鱧的攝食;用鮮魚肉配制成團狀人工飼料比將魚肉制成干粉后配制的人工飼料對斑鱧生長更合適,新鮮魚肉按配方制成的干顆粒料或新鮮魚肉制成干魚粉后的其他飼料,雖有利于貯存,但經過這樣處理的飼料飼養效果都不好,魚不肯攝食,生長出現負值。究其原因,除了斑鱧本身的攝食習慣外,可能與飼料的味道、形狀、適口性及魚肉中某些活性物質(肉食性魚類特別需要一種叫H因子的特別維生素,干制的魚粉不含此因素)有關。
③關于添加其他人工飼料問題。在人工配合飼料中,投喂相同量鮮魚肉(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后,若添加2%的魚粉、生麩和酵母等飼料,其添加部分對斑鱧的生長有明顯作用,即配方中利用其他飼料基本可取代40%的魚肉。如單獨投喂魚肉,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是很不夠的,雖能起到誘食作用,但由于營養不足,斑鱧生長速度較慢。因此,在配方中以在2%的其他飼料投喂量便可加速生長。至于在人工飼料中除了魚肉外,搭配什么飼料,比例如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影響烏鱧對餌料利用的因素還包括很多方面,例如:魚體的規格大小,即不同生長階段、生態環境因素(溫度、氣壓、水體溶氧)、飼養管理水平、烏鱧的攝食和餌料利用轉化率而發生變化。目前,全國已有較多家飼料廠開始生產系列烏鱧飼料,有浮性顆粒料、硬顆粒料和粉料三種,逐步推向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