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海參養殖的放苗季節,為改變以往放苗方面存在的不規范問題,減少放苗的盲目性,提高苗種成活率,協會秘書處在咨詢有關專家意見、查尋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如下意見,供各業戶參考。
一、 清污整池
蝦池改造的參池,應將參池及蓄水池、溝渠內的積水排凈,封閘曬池,維修堤壩、閘門,清除池底的污物雜物,特別要清除絲狀藻。沉積物較厚的地方,應翻耕暴曬或反復沖洗,促進有機物分解排除。新建參池也應經過浸泡沖洗和陽光暴曬,以清除土壤中的有害析出物,為有益生物的繁殖創造條件。
二、 繁殖基礎餌料
參池經過浸泡沖洗以后開始納水,培養基礎生物餌料和有益生物群落,包括繁殖優良單細胞藻類、有益菌群、小型底棲生物等。以提高海參免疫力和抗逆能力,提高水環境的自凈能力,調節透明度,緩解池水溫度升高、減低氨氮濃度。如果水很瘦,可適量施肥,要注意平衡施肥,盡量使用優質有機肥,如發酵雞糞等。施用肥料的組成中,有機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且控制肥料使用總量,使水中硝酸鹽符合有關標準規定。
三、 放苗
1、放苗規格。放苗規格可根據每個養殖場、養殖池的具體情況,選擇放養中間培育苗種或不經中間培育的苗種。養成池一般可放養體重200—250頭/斤的苗種,條件好的暫養池可放1000頭以內/斤的苗種。
2、放苗條件。放苗時間一般在3-5月和10-12月,水溫在10℃以上較為適宜,水質條件應盡量接近苗種培育池的水質狀況,避免水質條件的劇烈變化,養成池水深應在2m左右。日最低水溫低于5℃、大風、大雨天氣不宜放苗。
3、放苗數量。放苗數量應根據養殖條件、苗種大小等情況確定,第一年放苗,體重200—250頭/斤的苗種,每畝參池可放30—35斤,體重大的苗種要適量減少。第二年補充苗種的數量可根據成活率、生長情況等因素確定。
4、放苗方法。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投放法,就是將參苗直接投放到池塘內的石堆等附著物上,一般大個體苗種采用此法。另一種是網袋投放法,將參苗裝入20目的網袋中,網袋系上小石塊,以防網袋漂浮或移動,網袋微扎半開口,讓參苗自行從網袋中爬出,小個體參苗可以采用此法。
四、放苗注意事項
1、首先要注意放苗的水質狀況
放苗前必須對養殖池水進行水質分析,水質指標符合要求才可放苗。如放養條件與苗種原來的培養條件相差太大、苗種對新環境條件不適應,很容易造成放養初期階段死亡率過高。因此,放養條件與苗種原來的培育條件盡可能一致,特別是水溫和鹽度應盡可能接近或相同。
2、為苗種提供一個適應過程
為了使購進后的苗種適應池水的溫度和鹽度,可將裝有苗種的塑料袋等浮在養殖池水面,使袋內、外的溫度達到平衡一致,然后打開塑料袋,向袋內緩慢加入池水直到袋內的水外溢,使苗種逐步散落入池水中。
3、放苗地點要適宜
應在池水較深、環境穩定、條件優越、有附著物的地方多放苗。不應將苗種直接放到松軟的淤泥底上,以免苗種埋在淤泥中致死;不應在迎風處放苗,應在背風處放苗,以避免風浪的撞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