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 資訊:近來珠三角地區氣候多變,陰雨不斷,不少羅非魚苗場的生產大受影響。有水產技術人員提醒:近期的天氣很容易引發病害,特別是新放苗的羅非魚養殖戶,要特別注意做好殺蟲消毒的工作。
廣州市五龍崗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梁明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現在,羅非魚養殖戶要注意做好以下兩項工作:防止魚苗因溫差大而出現應激;防治因寄生蟲害導致的感染。
梁明說,在溫度大幅度變化的情況下,廣州一帶的土塘一般溫棚內的水溫為28℃,而外塘水溫僅19℃-20℃,魚苗放塘的時候要注意防應激。一般來說,應采取恒溫放苗的方式,把購買的魚苗連包裝袋放進水中至少20分鐘以上,袋內外溫度逐漸統一后,再緩慢把苗放出。梁明還介紹說,最近的水溫偏低,車輪蟲極易繁殖,一般容易在魚苗下塘3-4天后大范圍暴發。養殖戶要做好殺蟲工作,可采取魚苗下塘后第二天時,投放二氧化氯,以達到先殺蟲后殺菌的效果。但二氧化氯在陰雨天沒有效果,要等到有陽光的天氣使用效果較好。“但這種藥會耗樣,容易造成浮頭,而且現在污染厲害,雨水都比較酸,酸性的雨水會緩和藥效。”梁明補充說,養殖戶要多加觀察,并且合理用藥,切勿因治病心切而選錯藥物。
除了病害易發外,天氣多變也給魚苗場帶來了困擾,3月30日,番禺農科所傘桂寶工程師向記者表示,最近幾天的天氣變化比較意外,降雨量過大,幾乎所有生產都停頓下來,等待天氣好轉。傘桂寶說,此時正是他們把親魚從越冬棚里轉移到土塘里的時候,這項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半,現在卻不能移動親魚,因為在轉移的時候魚體容易有擦傷,這樣的天氣下非常容易引發水霉病。
傘桂寶還介紹說,按照往年的情況,苗場從4月初就開始見苗了,再過幾天就會迎來產苗的高峰期,但今年的計劃完全被多變的天氣打亂,壞天氣使原訂計劃推遲了十多天,接下來情況能否好轉還難以預測。
廣州另一家中型苗場的負責人也表示,近三四天來,場里出苗量很少,也沒有客戶買苗放塘,從3月30日起才有零星發貨,至于接下來的生產,一切只能等待天氣好轉再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