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日報資訊:
“這段時間,我養的螺螄青(即青魚)不知得了什么病,每天都要死好幾十條,用了很多方法都救不了。照這樣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塘里的幾千條螺螄青就會全部死光!這可怎么辦?”近日,武義縣熟溪街道抱弄口村的養魚戶何先生致電“贏家·創富”熱線83186066,焦急地咨詢有沒有人能幫他治魚病?
螺螄青大量死亡
7月3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與武義縣水政監察大隊水產專家盧錦揚來到抱弄口村,在一口魚塘邊見到了心急如焚的何先生。他拎著一只水桶,里面漂著兩條肚皮朝上的死魚,一摸,硬邦邦的。“這是今天早上剛從塘邊撈起來的。”何先生說。
何先生于2007年承包了抱弄口村28畝山塘養魚,養殖品種較多,有白鰱、鳙魚、鯽魚、螺螄青等。“前兩年都挺順,沒出什么問題,經濟效益也還不錯。今年不知怎么的,每天都有魚死去,搞不好就要虧本了!”
何先生回憶說,6月10日上午,他和往常一樣來到魚塘準備投喂飼料時,發現塘邊漂浮著幾條死魚,再往里走,又發現幾條,再走,還有……“一路走去,塘邊都能看到死魚,我粗粗數了一下,有三四十條吧。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魚‘翻塘’或是中毒了”。不過,當何先生把那些死魚撈上岸后,便很快否定了自己的判斷,因為死掉的全是螺螄青。“假如真是魚‘翻塘’或中毒的話,不可能光死螺螄青而其他品種的魚卻安然無恙”。
感染了青魚常見病
養得好好的螺螄青,怎么會突然大批死亡呢?何先生把死魚剖開后發現,幾乎每條魚都是內臟腫大、魚腸出血,并伴有嚴重的爛鰓現象。“我養了幾年魚,對相關知識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很明顯,它們是感染了病毒。”何先生說,他隨即用二氧化氯給魚塘消毒,可惜沒有任何效果。當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螺螄青仍舊接二連三地死去。何先生又馬上從市場上買回一些魚藥投放到塘中,也絲毫沒有減緩螺螄青的死亡速度。
據了解,到7月3日止,何先生的魚塘里已經死了600多條螺螄青,一條魚大概重一斤半(即0.75公斤),按照現在14元/公斤的市場價,他已損失了6000多元。“塘里共有3000條左右螺螄青,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可能會全部死光,那損失就要超過3萬元了!”
水產專家盧錦揚仔細了解情況后認為,何先生的螺螄青應該是患了“青魚病毒性出血病”和“肝臟綜合征”,“這都是螺螄青的常見病,不太會傳染給其他品種的魚類。它們的發病期多為6月初至10月初,一般來說,11月份以后,這兩種病的發病率會大大降低”。
養殖密度小可減少發病
“那應該怎么治?如果等到11月份,我的螺螄青早就死光了。”何先生焦急地問道。
“據我所知,這兩種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螺螄青一旦得病,很難挽救。”盧錦揚建議何先生,養螺螄青要注意控制養殖密度,密度越低,病毒性出血病和肝臟綜合征的發病概率就越小,具體來說,平均每畝水域放養25~30條為宜。“像你承包的這口池塘,放養七八百條螺螄青比較合適,而你卻養了3000條,肯定太多了”。
“養魚要記住一句話: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所以,養魚戶還應做好魚塘的預防性消毒工作,把生石灰、漂白粉溶化后潑灑魚塘,可以減少魚類病害的發生。”盧錦揚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藥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