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殖基本條件
1、池塘。面積_-一般為5~10畝,水深1.5~2.O米,池塘四周用1米×O.5米的水泥預制板作為防逃墻,預制板下埋40厘米。水源為百脈泉水,黃河水為補充水源,水質清新無污染。10畝塘配備3千瓦的葉輪式增氧機2臺,5畝塘配1臺。
2、飼料。投喂甲魚專用配合飼料,鮮活魚類作為補充飼料。飼料臺用木版做成,每個2米×O.8米左右,每2~3畝設一個。也可在池塘北坡貼近水面處放置許多紅瓦片,作為鱉的簡易食臺。
3、幼鱉培育。主要為自繁自育,不足部分外購。將人工孵化的稚鱉入溫室培育,冬季不加溫,第二年六月初長到50~80克后,轉入外塘定塘養成,或在池塘培育成尾重150~250克的幼鱉后,再分塘進行成鱉養殖。
二、主要技術措施
1、池塘清整、、放苗前10~15天排干池水,清除過多的淤泥,畝用150千克生石灰徹底消毒。
2、幼鱉放養。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尢病無傷的幼鱉放養。放養時用濃度為15~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洗幼鱉lO~15分鐘。一般畝放幼鱉80~120只,同時放養尾重40~80克的草魚種500~700尾,50~100克的鰱魚種200~250尾,100~500克的鳙魚30~50尾,為了保證鱉的正常攝食,池塘一般不混養鯉魚。
3、投餌。采用甲魚專用配合飼料為主,鮮活魚類為輔的原則,配合飼料占
75%,鮮活魚類占250A、。鮮活魚類用絞肉機絞碎后與配合飼料混合成面團投喂。采取飼料臺水上投喂,成鱉養殖日投喂1次,下午5時。按照定時、定量、定質、定位的“四定”原則投喂,投餌量以兩小時內吃完為宜。養殖的草魚按池塘養魚要求,投喂草魚配合飼料。
4、水質調控及病害防治。仿生態甲魚養殖過程中,搞好水質調控是提高甲魚品質避免疾病的重要措施。一是定期加水。每lO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并根據池塘水質狀況隨時換水,換水量一般不超過三分之一,保持水質清新穩定;二:是每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每次每畝15~20 千克;三是晴天中午開增氧機l~2小時,攪水、曝氣;四是每月潑灑一次光合細菌、芽孢桿藺等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五是控制投餌量,減少飼料污染。甲魚料控制在2小時內吃完,混養的草魚喂到八成飽,定期住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E,增強鱉的抗癇能
力;六是每天上午用毛刷清洗食臺后曝曬消毒,每周用高錳酸鉀水消毒一次。
5、巡塘。每天早晚兩次巡塘,檢查防逃設施,觀察水質變化及甲魚的吃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特別是下雨天更要注意,由于下雨土質疏松,防逃墻容易倒塌,造成甲魚逃跑。
作者:隗恒 楊計芳 郝志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