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商品蛙人工填喂新法,與目前多數養殖者采用的投食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既可投喂鮮活餌料,又可投喂動植物混合餌料,不受地理環境的限制,宅前屋后、庭院、陽臺等均可進行高密度集約化養殖等優點。生產實踐證明,人工填喂養殖商品蛙,其生長速度可比投食法養殖的提高1倍~2倍。一只重100克左右的小蛙填喂6個月~7個月,即可長到300克~400克。在餌料、水源充足的條件下,一個勞動力可飼養商品蛙6000只左右,填喂7個月可達1800千克~2400千克,按近年市場最低價24元/千克計算,可獲產值4.32萬~5.76萬元,扣除成本至少可獲純利3.5萬~4.5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F將具體養殖方法介紹如下:
一、建池設箱放蛙
商品蛙人工填喂養殖,蛙池不宜建造得過大,一般以10平方米為宜,池水深度0.3米~0.5米。為了方便起捕商品蛙,填喂餌料,在池內應設置網箱。網箱體積與蛙池體積相等。設置網箱時,四角用竹樁支撐并搭設一個固定框架,以便于網箱張開。網箱四角分別用繩索固定,再用磚塊壓住網箱底部,以免箱底上浮。網箱設置好后,每平方米網箱投放只重為100克左右的小蛙150只。
二、填喂餌料種類
商品蛙的食性較廣,人工填喂可用的餌料種類繁多,來源廣泛。田螺資源豐富的地區,應以干、鮮田螺肉為主;野雜魚多的地區,應以野雜魚為主;靠近大型屠宰場的養殖者,則應以畜食的下腳料和冷庫的廢料為主。實踐證明,人工合成的配合商品蛙餌料,營養全面,能滿足蛙對多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達到快長速肥的目的。現將配方摘錄于下,供參考:稻谷粉20%、麥麩30%、豆餅粉30%、菜籽餅粉5%、魚粉10%、血粉5%,另加添加劑“蛙速長”250克、防病藥物“蛙病寧”480克。將上述原料與藥物拌勻,按100千克加60千克~65千克井水或自來水的比例,反復用木棒攪拌均勻后,用膨化機或絞肉機碾壓成顆粒狀,即可直接填喂或曬干貯存備用。
三、填喂餌料數量
每次填喂多少,應視蛙的大小和餌料的種類而定。體重300克左右的蛙,一般每次可填喂較大的鮮田螺肉5個~8個,重約50克;鮮活的野雜魚、畜禽的下腳料,每次也可填喂約50克。若配合煮熟的玉米粉、麥麩、豆渣之類的植物性餌料填喂,則動物性餌料要適當減少�?傊�,鮮活餌料易消化,可略填多些;需要浸泡或發水的干品和動植物混合餌料,可略填少些。一般可按商品蛙體重的15%~17%填喂。攝食旺季填喂量可略多些,或將填喂周期縮短些(每隔3天填喂一次);其他季節填喂量可略少些,或者將填喂周期延長些(每隔5天填喂一次)。一定要做到基本上消化完了就及時填喂,以防止商品蛙因饑餓互相殘殺或逃跑。
四、人工填喂方法
在填喂商品蛙之前,先將當天要填喂的蛙從網箱內起捕上來,裝入墊有濕草的籮筐或水缸內,并用篩子蓋好。然后,將池內換上新水,并用“蛙神”或“蛙消安”等藥物消毒。干硬的餌料應在填喂的前一天發水或提前浸泡1小時~2小時,使之軟化以利于蛙消化吸收。過大的餌料應切碎或粉碎后填喂。填喂時,左手抓住蛙的背部,右手用一根刨光滑的小竹片,輕輕地將蛙嘴掰開,隨即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插入蛙嘴兩角,右手將準備好的餌料迅速地填進蛙腹。操作熟練者,一人一小時可填喂商品蛙180只~240只。注意,掰蛙嘴時不能用力過大,否則會將蛙的上腭骨折斷,尤其是掰小蛙嘴時更要當心。300克以上的大蛙在填喂時有8%左右可能會吐食,對這種蛙要反復填,填完后用手掐住蛙的上下腭,稍停片刻,一般反復填2次~3次就不再吐了。中蛙和小蛙一般不吐食。填喂鮮活魚時,要先填頭后填尾;填喂小蝦則要先填尾后填頭。畜禽下腳料的糞便要清洗干凈,切忌填喂腐爛變質和發臭的餌料。填喂完畢,再將蛙全部放入池中。
五、疾病防治
蛙人工填喂養殖,放養密度高,疾病較易發生。
1.紅腿病 可將病蛙放入0.3%~0.5%食鹽水中浸泡15分鐘~30分鐘,或用1.4×10-6硫酸銅溶液全池潑灑,療效顯著。
2.爛皮病 可用豬、牛肝切條加磺胺消炎片粉人工填喂,重癥者另加魚肝油丸1粒,4天~5天可治愈。
3.胃腸炎 可人工填喂胃散片,日喂2次,每次半片,3天~4天即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