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資訊:
大埔縣湖寮鎮大安是縣畜牧獸醫局的扶持點,但幾百只死鴨沒有作無害化處理,反而成了喂魚餌料,疑為傳染源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大山深處,“土鴨專業戶”黃響(化名)家幾百只病死的鴨子,最終成為6000多條埃及塘虱魚的飼料。
根據農業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第六條規定:病死但不能確定死亡病因的動物,尸體要在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監督下進行深埋、化制、焚燒等無害化處理。
隨后幾日,村民老邱魚塘旁幾戶人家的上千只家禽也先后病死。“土雞專業戶”羅藥風(化名)認為,雞鴨死于“出敗”。老羅懷疑,黃響家沒有深埋、焚燒的那幾百只土鴨是傳染源頭。
黃響、老邱、羅藥風生活的地方名叫大安,距大埔縣城湖寮鎮約20公里,由縣畜牧獸醫局定點扶持。縣畜牧獸醫局的下鄉干部、湖寮鎮動物防疫站的工作人員、大安的村級動物防疫員,都沒能制止黃響“死鴨喂魚”的行為,也沒有上報“家禽病死,死亡病因不明”的情況。
上千家禽病死
沿大埔縣土嶺變電站工地旁的土路往大山深處步行約10分鐘,就到了老邱的魚塘。魚塘中央,藍色漁網底下,那些浮出水面的黑色羽毛是老邱拿黃響家的病死鴨子喂埃及塘虱魚的唯一物證。距土鴨的死亡一個多月了,6000多條兇猛的塘虱已經消化了鴨子的皮肉。
羅藥風認為,這魚塘就是一個多月前的傳染源。
11月底的一天,羅藥風家20多只土雞突然病死。第二天50只病死,第三天70只、第四天100只……老伴清掃雞舍,發現土鴨的黑色羽毛,羅藥風開始懷疑,是自家的狗叼回了“瘟神”———黃響家病死的鴨。短短幾日,老羅計劃春節上市的500多只土雞全數病死。
每天兩簸箕死雞,羅藥風很心酸,“如果黃響照規矩,深埋或者焚燒那400多只死鴨,病毒興許就不會蔓延,我們這幾戶上千只雞鴨興許就不會死”。
缺席的獸醫
農業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動物處置辦法》規定,任何單位與個人發現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動物,都應立即報告當地動物防疫監督部門;動物防疫監督部門接到報告后,立即派人到現場進行初步診斷;能確定死亡病因的,應依照相關規范妥善處理尸體;不能確定死亡病因的,應立即采樣送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確診。如果出現大批動物死亡或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的,由省級動物防疫監督部門進行死亡原因或流行病學調查。
2007年6月,梅州市開始實施“畜牧獸醫體制改革”,要各縣“逐步實行執業獸醫制度”。“從事動物疫病診斷、治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取得執業獸醫資格”。但縣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李保坤坦言,時至今日,大埔全縣都沒有一名正規執業獸醫。
防疫體系形同虛設
李保坤稱,羅藥風和黃響的說法并不屬實。大安并沒有出現“上千只家禽病死”的情況。李保坤說,縣畜牧獸醫局的下鄉干部就住在大安,那里并沒有飼養上百只家禽的養殖大戶。李寶坤電話聯系了姓魏的下鄉干部。這名下鄉干部稱,羅藥風家確實死了雞,但沒有上百只,“羅家總共只飼養了60多只雞,上個月死了幾只,疫情不嚴重,所以沒有上報”。
死鴨為何成了塘魚的餌料,“病死及死因不明的動物尸體應無害化處理”的政策落實沒有?李保坤回答,多數形成規模的飼養場都可以自覺做到“病死家禽、牲畜無害化處理”。但一些散戶私自處理一些病死家禽,縣畜牧局囿于人手有限,“管不到千家萬戶”。
李保坤稱,散戶養殖的管理一般交由鄉鎮畜牧獸醫站。有的鄉鎮,一個人就是一個防疫站。
2008年6月,大埔縣的改革初步完成,實現了“每個自然村都有一名村級動物防疫員”。這些防疫員的主要任務是,向上級防疫部門報告疫情信息,配合鄉鎮畜牧獸醫站做好“強制免疫”等工作。
今年至今,全縣沒有一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報告任何疫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漁藥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